【从《华夏怪谈》看影视作品的制作和宣传!】
在看到黑板上这几个大字时,郑忆的脑袋嗡的一声!
随即他立马看向任课的范老师。
你听说过我的故事?
可我的脸上并没有写满故事啊……
满心忐忑,和三位室友一同坐在了教室后排。
“唉,有意思唉,老范头竟然跟上时代节奏了。”笑眯眯的杨松推了推自己的眼镜。
“咱们学校的其他老师大多照本宣科,能结合当下热门话题上课的确不易,有水平。”矮个子的郭凡应和着。
“郑忆,你看过这本《华夏怪谈》了吗?”程大庆见他两眼无神,像是心有所想,便问道。
我算看没看过呢……
郑忆啧了啧嘴,书是我写的,但我还真没上黑洞文学看过。
毕竟看自己的书还要花钱,我冤不冤啊。
“没看过。”郑忆轻轻摇头。
自打上回见到副校长满脸想要宰了树人泄愤的表情之后,他便决定。
树人的身份一定要保护好,千万不能露馅。
“你看专业书看傻了吧,连《华夏怪谈》都不知道,也太落伍了。”
“咱们图书馆闹鬼知道吧,还有花坛和旗杆,还有旧址上的寺庙。”
郑忆一脸尴尬的摇了摇头,我写的我能不知道嘛……
“唉呀,我跟你说啊,是这样的……”
程大庆刚想和郑忆炫耀一番自己的“知识储备”,便听到了范老师敲黑板的声音。
“同学们,上课!”
“今天我们就来讲讲,最近在校内非常流行的《华夏怪谈》。”
范老师是导演专业的教研组长,会陪伴学生四年,所以对孩子们非常严苛。
导演专业和演员专业一样,是魔艺成材率最低的专业。
每一届几十号人,毕业后能出五个干导演的就值得烧高香,能出一个二线导演,范老师就得亲自去还愿。
若是能出一个一线导演……范老师觉得自己祖坟不是冒青烟,是要炸裂!
就这么难!
但正因为难,才得好好教学。
“同学们,我知道这本《华夏怪谈》最近在校内外都闹得沸沸扬扬,大家肯定都听说过,或者看过。”
“大家应该知道恐怖小说在我们华夏是最冷门的分类,毕竟在文娱市场全面开放前,恐怖题材的限制很多,几乎不能拍不能写。”
“现在倒是把规则都放开了,但基础薄弱,甚至不如东南亚那几个小国的恐怖市场发达。”
“那为何这本《华夏怪谈》能够一骑绝尘,在一众恐怖小说中脱颖而出呢?”
范老师扫视台下的学生,沉了会气。
“来,你说说。”他指向一个学生。
“我觉得挺好玩的。”
“你说。”
“我觉得像是真事,所以想研究一下。”
“你呢?”
“嘿嘿,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,看完我自己都能编几个小故事。”
“好,大家说的都不错,也刚好说出了我对《华夏怪谈》的三个看法。”
“即,故事性,真实性和传播性。”
范老师在看完《华夏怪谈》后也拍手叫好,毕竟这小说中的每个章节都能拍成短片,内容新颖不俗套。
“首先说说故事性,这本《华夏怪谈》中的小故事每一个都能自圆其说,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在。”
“无论是因为妖魔邪祟,还是天道轮回,总有一套我们愿意接受的价值观在背书。”
“比如写我们学校的故事中,就写到了咒魔寺镇压妖魔,才导致学校阴风阵阵……当然啦,这都是编的,我们学校旧址不是寺庙,我查了,70年前这儿是一座养猪场。”
同学们嘿嘿直乐,范老师一皱眉,我看现在也是养猪场。
“真实性就更不用说了,恐怕很多人都把这故事当真了,今天我入校,门口保安还说昨天晚上在学校小树林见到了白衣女鬼。”
“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一句,谈恋爱就谈恋爱,少钻树林,那儿都有监控,搞不好就容易现场直播。”
“最重要的,便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,传播性!”
范老师用手指指节敲了敲黑板。
“这本小说最厉害的地方,并不是内容,而是利用内容来进行传播的手段!”
“我想这位作者不光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模式,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宣传模式。”
“这种方式类似古代三人成虎的模式,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疯狂滋长,仅仅一天的时间便在校内风靡。”
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若是你们拍摄的作品也能像《华夏怪谈》一样迅速为人所知,那还愁不能红吗?”
范老师的话让在座的几十位学生心动不已。
要是能做到和这小说一样,一天之内传遍魔都,一月之内红遍全国,那我们不得像到洗浴中心找了个298一样,直接起飞啊!
“我不知道这位作者树人是何方神圣,但我认为,他应该是一位心理学方面的高手,甚至可能是专业人士!”
郑忆:……
我今天才知道,我还是心理专家。
范老师言之凿凿。
“树人看透了人类内心对未知事物的恐惧,同时也看出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。”
“所以他创造出了一种不能证明,但又很难证伪的故事模式!”
“将好奇与恐惧结合在一起。”
“我认为,树人用《华夏怪谈》这本书,重新定义了怪谈二字!”
一帮学生眼冒金光,原来如此,树人这么牛哔啊!
“另外大家都知道,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,谁掌握了信息渠道,谁就能获得成功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